issdf

三薯

关注丨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发布

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

前  言

         党的二十大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农作物育种技术加速研发应用,品种创新水平持续提高,优良新品种不断涌现,品种选育已经从过去单一追求高产发展到现在高产、优质、绿色并重,类型丰富多样,为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打下了坚实的种源基础。农业农村部以优布局、筛急需、推良种为目标,搭建“看禾选种”平台,开展优良新品种集中展示评价,2023年首次编制发布了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入选优良品种241个,加快了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推动了品种更新换代。

         2025年是加快实现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的关键时期,站在1.4万亿斤粮食总产的新台阶上,确保粮食安全,需要深入挖掘良种增产潜力,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按照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工作部署,落实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更好保障农业生产品种需求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经多方征集、省级推荐、专家论证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构建了较为完整、递次推进的品种推广梯队,旨在帮助指导农民科学选种,有效引导新品种选育方向,加快推动品种更新换代,为持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供种源支撑。

总体情况

         2025年,本推广目录聚焦“粮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及重要战略农产品,在2023年推广目录涵盖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油菜、花生、大白菜、结球甘蓝等10种作物基础上,新增了甘薯、谷子、高粱、黄瓜、西瓜、甜瓜、苹果、梨、桃、甘蔗、茶树等11种作物,共计21种作物。着眼于分类指导农作物品种推广应用,继续沿用构建优良品种推广梯队的做法,发布品种类型包括骨干型、成长型、苗头型和特专型等四种类型,分类遴选生产表现突出、深受农民欢迎的优良品种,形成了较为完整、递次推进的品种推广梯队。

         骨干型品种是审定(登记)推广五年及以上,主要粮棉油糖品种在适宜生态区连续三年推广面积进入前10位,果菜茶品种连续三年推广面积进入全国前10位。

         成长型品种是审定(登记)推广三年及以上,在国家核心展示基地或省级展示评价中表现突出,推广面积上升快,在适宜生态区(粮棉油糖)或全国(果菜茶)推广面积进入前30位,有望成长为骨干型的品种。

         苗头型品种是审定(登记)推广不足三年,产量、抗性、品质均表现较好,综合性状优良,在国家核心展示基地或省级展示评价表现优异,市场潜力较大,阵型企业或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计划主推,有望进一步成为成长型、骨干型的品种。

         特专型品种是新近审定(登记)、符合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能显著提高土地、肥水、光温等资源利用率的特色、专用型优良新品种(如耐盐碱品种),或在产量、抗性、品质、生育期、适宜机械化、适宜新型农作制度(如再生稻、带状复合种植、短生育期油菜)等方面有突破的品种。

         根据上述分类原则,依据品种试验、展示评价、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和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等数据,经省级种业管理部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征集推荐、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研究确定等程序,2025年共推介优良品种326个。其中,水稻39个、小麦34个、玉米41个、大豆30个、油菜29个、花生18个、棉花17个、马铃薯16个、甘薯10个、谷子8个、高粱9个、甘蔗10个、大白菜12个、结球甘蓝12个、黄瓜6个、西瓜7个、甜瓜6个、苹果5个、梨5个、桃5个、茶树7个。涉及骨干型品种126个、成长型品种102个、苗头型品种68个、特专型品种30个。

品种目录

一、水稻品种

1.骨干型品种(11个)

晶两优534、野香优莉丝、荃优822、宜香优2115、黄华占、龙粳31、绥粳27、南粳9108、中嘉早17、中早39、晶两优华占。

2.成长型品种(13个)

荃优1606、邦两优郁香、昌两优8号、玮两优8612、华浙优210、川优6203、南粳5718、吉粳830、臻两优8612、泰优808、玮两优7713、宁香粳9号、甬优1540。

3.苗头型品种(12个)

筑优筑农丝苗、韶香100、格两优5117、昌盛优臻丝苗、圣稻259、中早83、荃优鄂丰丝苗、莲汇6612、邦两优香占、安两优2号、扬籼优4278,玮两优2268。

4.特专型品种(3个)

箐两优3216(耐盐碱水稻)、旱优73(节水耐旱稻)、甬优4949(再生稻)。

二、小麦品种

1.骨干型品种(11个)

济麦22、济麦44、郑麦1860、西农511、中麦578、百农4199、周麦36号、山农28号、宁春4号、扬麦25、川麦104。

2.成长型品种(10个)

郑麦136、烟农999、众信麦998、马兰1号、伟隆169、烟农1212、淮麦33、新冬55号、金钻九号、长6990。

3.苗头型品种(11个)

西农226、农大761、瑞华麦549、鲁研951、淮麦44、安科1803、农大753、川麦88、浙华1号、扬麦53、天益科麦10号。

4.特专型品种(2个)

航麦802(耐盐碱小麦)、京麦189(耐盐碱小麦)。

三、玉米品种

1.骨干型品种(13个)

裕丰303、沃玉3号、MY73、东农264、天育108、优迪919、东单1331、京科968、登海605、川单99、中科玉505、秋乐368、瑞普909。

2.成长型品种(12个)

益农玉18、京科938、C2235、现代959、富民985、鲁单510、龙生19号、罗单297、中玉303、裕丰303D、铁391K、MC121。

3.苗头型品种(13个)

丰禾16、合玉45、康农玉8009、棒博士767、科育2028、G388、科河699、陕单660、宣晟4号、敦玉49、垦沃6339、东科1188、中单1130。

4.特专型品种(3个)

渝青386(青贮玉米)、万农甜糯158(甜糯玉米)、农科糯336(甜糯玉米)。

四、棉花品种

1.骨干型品种(5个)

塔河2号、中棉113、新陆早84号、华杂棉H318、鲁棉研37号。

2.成长型品种(3个)

J8031、H33-1-4、冀农大36号。

3.苗头型品种(6个)

中棉9001、国欣棉37、冀棉30、冈0996、新塔棉3号、金垦1402。

4.特专型品种(3个)

源棉8号(优质机采)、中棉425(黄河棉区麦/蒜后直播早熟)、GS华棉2270(长江棉区麦/油后直播早熟)。

五、大豆品种

1.骨干型品种(11个)

合农85、绥农52、桂夏7号、油6019、郑1307、黑河43、黑农84、蒙豆1137、齐黄34、铁豆67、冀豆17。

2.成长型品种(9个)

郓豆1号、黑农87、中黄301、黑农531、东生22、龙垦3092、中豆57、南夏豆25、佳豆30。

3.苗头型品种(9个)

蒙豆375、皖豆61、牡豆69、南农60、吉育3517、脉育511、濮豆630、赣豆10号、品豆22。

4.特专型品种(1个)

川农夏豆3号(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六、油菜

1.骨干型品种(9个)

沣油737、庆油3号、大地199、邡油777、华油杂50、中油杂19、华油杂62、阳光131、青杂12号。

2.成长型品种(9个)

油研2020、庆油8号、赣油杂8号、川油81、中油杂501、沣油789、中油杂39、湘杂油787、秦优1618。

3.苗头型品种(6个)

中油杂633、金油杂9号、华油杂520、青杂21号、秦优797、豪油杂58。

4.特专型品种(5个)

中油早1号(短生育期)、沣油112(短生育期)、中油909(抗根肿病)、浙油杂59(抗根肿病)、宁杂811(耐盐碱)。

七、花生

1.骨干型品种(6个)

豫花37号、山花9号、花育23号、开农1760、豫花22号、冀花19号。

2.成长型品种(6个)

花育22号、开农1715、豫花65号、花育36号、中花34、航花2号。

3.苗头型品种(4个)

中花30、冀花51、花育9511、豫花93号。

4.特专型品种(2个)

蜀花9号(高含糖量鲜食)、冀花572(耐盐碱)。

八、马铃薯

1.骨干型品种(6个)

冀张薯12号、陇薯7号、希森6号、晋薯16号、丽薯6号、陇薯10号。

2.成长型品种(6个)

甘农薯7号、鄂马铃薯16、陇薯14号、闽薯1号、中薯早35、云薯304。

3.苗头型品种(1个)

中薯早39。

4.特专型品种(3个)

华薯16号(小型)、京张薯7号(高淀粉)、龙薯14(薯条加工型)。

九、甘薯

1.骨干型品种(5个)

普薯32号、烟薯25、广薯87、桂紫薇薯1号、济薯26。

2.成长型品种(2个)

徐薯37、川薯228。

3.特专型品种(3个)

福菜薯18(茎叶型)、南紫薯020(食用紫薯)、徐紫薯8号(加工全粉型)。

十、谷子

1.骨干型品种(3个)

张杂谷13号、冀谷39、金苗k1。

2.成长型品种(3个)

冀杂金苗3号、长农47号、蒙龙香谷1。

3.苗头型品种(2个)

金苗k8、中谷25。

十一、高粱

1.骨干型品种(5个)

红缨子、冀酿2号、晋糯3号、晋早5564、龙杂17号。

2.成长型品种(3个)

吉杂236、机糯粱1号、辽糯11。

3.特专型品种(1个)

龙帚2号(帚用型)。

十二、大白菜

1.骨干型品种(7个)

华良华阳白、新三号、德高536、京研快菜2号、小义和秋、改良青杂三号、早熟5号。

2.成长型品种(3个)

新乡小包23、津研快绿1号、京秋5号。

3.苗头型品种(1个)

羞月733。

4.特专型品种(1个)

绿笋70。

十三、结球甘蓝

1.骨干型品种(5个)

京丰一号、中甘21、中甘11号、西园四号、春丰。

2.成长型品种(7个)

中甘15号、中甘56、秋实1号、展望二号、邢甘23、春秋婷美、YR中甘21。

十四、黄瓜

1.骨干型品种(3个)

津优409、德瑞特7号、田骄七号。

2.成长型品种(2个)

津绿2133、中农62号。

3.特专型品种(1个)

中农脆玉3号。

十五、西瓜

1.骨干型品种(3个)

美都、西农八号、京美2k。

2.成长型品种(4个)

苏蜜518、京美10K03、苏梦5号、京嘉301。

十六、甜瓜

1.骨干型品种(5个)

西州密17号、新密杂11号、都蜜5号、金色年华、博洋9。

2.成长型品种(1个)

帅果88号。

十七、苹果

1.骨干型品种(2个)

华硕、鲁丽。

2.成长型品种(2个)

华红、福星。

3.特专型品种(1个)

中农31(苹果汁加工专用)。

十八、梨

1.骨干型品种(3个)

翠玉、苏翠1号、玉露香梨。

2.成长型品种(2个)

丹霞红、吉香。

十九、桃

1.骨干型品种(4个)

霞脆、中蟠桃11号、中桃红玉、中油蟠9号。

2.成长型品种(1个)

中农珍珠。

二十、甘蔗

1.骨干型品种(6个)

桂糖42号、桂柳05136、云蔗081609、桂糖44号、云蔗0551、粤糖93159。

2.成长型品种(3个)

中糖3号、中蔗9号、粤糖15356。

3.苗头型品种(1个)

壮糖6号。

二十一、茶树

1.骨干型品种(3个)

中茶108、保靖黄金茶1号、白叶1号。

2.成长型品种(2个)

中黄1号、春闺。

3.苗头型品种(2个)

秧塔大白茶、皖茶4号。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支撑作用,农业农村部组织遴选出2025年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10项、主导品种133个、主推技术143项,现予推介发布。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积极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引导带动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多元化食物供给提供坚实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5年4月14日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答记者问

         为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有效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制定工作。近日,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编制发布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主要考虑、内容特点以及推广应用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求,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和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大面积提升粮油作物单产,良种是基础。近年来,随着农作物育种技术加速研发应用,我国品种选育水平持续提高,育种目标已经从过去主要追求高产转向高产、优质、绿色并重,品种类型不断丰富,优良新品种不断涌现,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优质多样需求。但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未及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一些品种较多也给农民科学选种用种带来一定困难,迫切需要加大推广推介力度,帮助农民科学选种、正确用种。今年,农业农村部紧紧围绕生产急迫需求,以粮油、蔬菜等作物为重点,编制了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同步发布一批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旨在推进“四良”融合,充分挖掘良种良法增产潜力,把作物单产和质量水平提上来,持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其中,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主要依据农作物品种推广规律和更新换代周期,将品种分为骨干型、成长型、苗头型和特专型4种类型予以分类推介,农业主导品种每年发布,主要是加快农作物、畜禽、水产等领域生产上表现优异、已有推广基础的品种推广应用。
问: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
答: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聚焦“粮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等重要农产品,在2023年发布10种作物基础上新增了11种作物,共遴选推介21种作物、326个优良品种,具有“两突出、三注重”的特点。一是突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需要。聚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品种需求,遴选出一批生产上推广面积大、单产水平高、耐密抗倒伏、综合抗性好、适宜机械化的突破性粮油品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花生等粮油作物品种入选目录191个,占比近60%。水稻、小麦、玉米骨干型品种区试亩产超过大田平均亩产20%以上。二是突出满足当前生产急需。落实“以种适地”要求,遴选了一批耐盐碱、短生育期的突破性新品种,为综合利用盐碱地、南方冬闲田扩种粮食和油料作物提供品种支撑。应对近年异常气候增多、病虫害频发重发态势,重点将耐高温、抗褐飞虱水稻品种,节水抗旱、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耐高温、抗锈病茎腐病玉米品种,以及耐渍、抗根肿病油菜品种等纳入推广目录。三是注重落实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要求。首次将糖料、杂粮、西甜瓜、果树等11种重要特色作物纳入推广目录遴选范围,实现了粮棉油糖、瓜菜果茶作物种类全覆盖。从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遴选了优质小米、菜用甘薯、哈密瓜、薄皮甜瓜、水果黄瓜、酿造高粱等百姓生活喜爱、消费市场欢迎、发展前景好的特色品种。四是注重促进重大科技专项研发与成果推广应用有效衔接。推广目录遴选过程,与农业科研育种项目、国家育种联合攻关、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等相衔接,将抗稻飞虱水稻、抗赤霉病小麦、耐密宜机收高产玉米、高油高产高蛋白大豆、高产高油油菜、高产高糖甘蔗等育种创新攻关最新成果纳入重点推介范围,促进突破性育种创新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五是注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按照品种推广应用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推广目录共遴选出骨干型品种126个、成长型品种102个、苗头型品种68个、特专型品种30个。既有当前生产上主推的骨干品种,也有体现发展趋势的成长型、苗头型品种和符合产业急需的特专型品种;既可以帮助指导农民科学选种,也可有效引导新品种选育方向,加快推动品种更新换代。

问:2025年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2025年农业农村部同步发布了133个主导品种和143项主推技术。其中,主导品种包括67个粮油作物品种、37个经济与园艺作物品种、17个畜禽(蚕)和牧草品种、12个水产品种,近3年在高产稳产、抗病抗逆以及品质方面都有良好表现,符合相关条件的还纳入了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主推技术包括68项作物综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31项畜禽水产饲养繁育与疫病防治技术、25项农业机械化与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19项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近3年在轻简化、机械化、信息化以及高效种养、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涵盖了植物工厂加速育种、智能高效养殖一些技术应用新场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将联合有关科研院校和企业,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引导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加快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注入农业科技力量。
问:当前选育推广品种多,除发布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主导品种,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品种跟踪评价?
答:针对当前一些品种数量较多、但突破性品种偏少,育种成果多、但大面积推广应用较少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抓好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决定从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强化审定登记品种动态管理,在发布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主导品种的同时,加强审定登记品种展示评价,筛选推介优良品种,及时清理撤销仿冒侵权、没有推广利用价值、存在明显缺陷的品种。一是深入开展品种展示示范和跟踪评价。依托国家和省级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分作物、分区域开展品种展示示范,做好品种跟踪评价,将苗头性优良品种纳入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主导品种予以重点推介。结合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指导各地立足实际举办看禾选种和实地观摩活动,现场推介优良品种。二是持续开展“仿种子”清理。近年来,业界十分关注“仿种子”问题。所谓“仿种子”是指对某个品种或亲本进行简单修饰、模仿改良而成的品种,这一类品种与原品种没有显著区别,甚至可能盗用他人亲本,仿冒、套用他人品种,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种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建立了“仿种子”清理工作机制,利用品种DNA分子指纹检测技术,目前已基本完成向日葵、黄瓜、甜瓜“仿种子”清理,后续还将逐步扩大作物清理范围,加强登记品种真实性监管,严厉打击仿冒侵权行为。三是加大审定品种撤销退出力度。进一步健全品种退出机制,对于生产上审定多年但没有推广面积的品种或在生产上不再推广的品种将逐步有序退出市场,并将相关种子样品收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及国家农作物品种标准样品库长期保存,对于存在明显缺陷或生产风险的品种以及存在弄虚作假、仿冒侵权的品种坚决依法予以撤销,后续将进一步加大品种撤销力度,让品种审定“有进有出”成为常态。

 

来源:农业农村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