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江指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科技和产业紧密结合的典范,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要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快推动我国从世界马铃薯大国向马铃薯强国转变。
贺娟代表农业农村部对马铃薯体系首席科学家徐建飞进行了考评。贺娟表示,本次会议既是阶段性的总结督促,也是国内马铃薯产业科技的重大交流展示活动。“十四五”以来马铃薯体系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产业服务等方面不断攻难关、破难题,筑牢了产业发展根基,要求马铃薯体系下一步要在单产提升上做精细、重点项目上强机制、防灾应急上增协同和产业服务上谋发展。
“十四五”期间,马铃薯体系围绕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开展了“马铃薯种业创新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马铃薯旱作绿色智能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和对接服务企业,开展应急与咨询服务,支撑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育成了早熟高淀粉品种中薯早39,突破了早熟和高淀粉不兼容的瓶颈,实现了早熟高淀粉品种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研制了自走式马铃薯捡拾收获机,为推动马铃薯生产实现全面全程机械化起到重要的装备支撑作用;研发了西北旱区马铃薯轻简高效节肥增效技术,通过技术应用使马铃薯产量提高7%-10%、经济收益提高7%-15%;研发了马铃薯原原种一断四减绿色高效标准化繁育技术,通过技术应用使原原种平均亩增产23.0%、节约化肥23.4%、节约农药18.6%、节水21.9%,疮痂病、粉痂病基本零发生;研发了马铃薯田“封-盖-杀”杂草防控技术,通过技术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2%以上,示范区收获期杂草覆盖度不足5%,防效超90%;研发了马铃薯产地鲜切制品成套技术与装备,通过技术应用使鲜切加工环节降低褐变度60%,延长货架期30%。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领导和专家,各省马铃薯或薯类创新团队首席和新闻媒体记者等80余人参加了“十四五”聘期考评会。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注:该文章转载自“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微信公众号